攻坚克难再奋进——透视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攻坚克难再奋进——透视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
新华社记者
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
17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备受关注。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经济成为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承压前行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预计占全球经济比重超18%,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左右;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下限……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1年9月15日,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社区的农民在抢收稻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一份凸显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成绩单——
创新驱动发展更加强劲,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2021年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比上年提高1.2件;
新产业新模式快速成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8.6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4.5%;
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2021年末,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反映市场预期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
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的工作人员在打包免税品(2021年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这是一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的成绩单——
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改善……
“好于预期。”路透社如此评价2021年全年和四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同时指出,四季度以来中国工业持续恢复,但消费增长仍然较弱。
18.3%、7.9%、4.9%、4.0%……2021年持续放缓的季度增速,既有上年基数影响,也凸显经济运行面临压力。
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按两年平均算,一、二、三、四季度经济分别增长4.9%、5.5%、4.9%、5.2%,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长率比三季度还高一些;从环比增速看,四季度比三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经济企稳态势逐步显现。”宁吉喆说。
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一家智能车间,机器人在车间内自动作业(2021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来之不易 在闯难关中稳住宏观大局
部分地区遭遇疫情和汛情冲击,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缺芯、缺电、缺柜、缺工等供应链问题凸显,大宗商品价格飙升……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增多、挑战上升。
挑战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步伐越走越稳。
2021年12月27日,在西安市雁塔区孟村小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核酸检测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稳”字当头,发力跨周期调节——
前缓后快,这是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全年发行节奏。结合经济形势变化,2021年8月份以来,专项债发行使用显著提速。
2021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布局时,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出台,为经济稳定恢复夯实基础。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避免政策“急转弯”,引导形成合理预期。
2021年8月23日,观众在2021智博会上通过VR技术体验重庆美景。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精”准发力,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施策——
“3000多万元税款暂缓缴纳,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华能松原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辉说。去年三季度以来,多项措施为煤电和供热企业纾困解难,为稳定能源供应提供支撑。
从“六稳”到“六保”,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动发力,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021年2月6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商户直播销售毛绒玩具。新华社发(刘继东 摄)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经济承压前行,亿万市场主体迎难而上,汇聚起持续奋进的强大力量:
202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创历史新高,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在2020年逆势增长基础上,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全球能源价格飙涨,一些国家能源供应拉响警报,中国全力做好能源保供,一度紧张的电力和煤炭供应趋于缓解,有力支撑工业生产、确保民生需求……
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摩托车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出口。受疫情、原材料涨价、海运费高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去年公司经营压力大幅上升。
董事长袁志友说,公司调整应对方案,全年追加2000万元研发经费,加快海外市场布局。“不管多艰难,都要努力前行。”
2021年11月5日,参观者在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的一家展台体验滑雪。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迎难而上 2022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西安、深圳、天津……近期疫情多点散发,中国坚持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健康安全夯筑起坚强堡垒,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2021年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引发全球新的震荡。世界银行、联合国近期均下调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和保民生压力加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增多……2022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仍需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2021年10月23日在南昌大学拍摄的“百场校招”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市场认为,此举是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的具体体现。前一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方面促消费举措,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方面作出政策安排,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但中国仍有足够政策空间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认为,挑战在于持续推动经济再平衡,包括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大支持,推动绿色转型和扩大内需。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各地;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加强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去年四季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力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
2021年2月19日,在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一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驶出港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2022年1月1日起,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同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释放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信号。
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越开越大的开放大门,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提供持久动力。
2021年12月8日,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堆场的堆料机在工作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测,有力的稳增长政策、平稳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稳定的能源供应以及保持强劲的出口,将使“2022年中国经济好于预期”。
“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因素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从全年看,我国经济有望实现稳中求进。”宁吉喆说。(记者安蓓、魏玉坤、申铖、王雨萧)
相关阅读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推荐阅读
-
-
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这些旅客列车停运 旅客可上12
深晚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受湖南部分地区雨雪冰冻天气影响,12月27日深圳北站部分旅客列车停运。截至12月26日21时,12月27日具体停运车次如更多
2021-12-28 14:40:10
-
-
安阳8旬老人被狗咬出6个牙印主人拒不承认 那不是
近日,河南安阳,王女士80岁的母亲在小区遛弯时,被迎面来的两条大狗咬伤,当时狗主人也在场并且还被监控拍到,但事后养狗人却拒不承认咬伤更多
2021-09-30 11:41:19
-
-
励普教育收购双拼域名lipu.com 做大做强的背后更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它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能够满足新时代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学习需求更多
2021-08-12 17:10:31
-
-
一直低调的白象这回被扒出来了!网友:野性消费
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全国人民伸出援手,民族企业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默默作出贡献。鸿星尔克、白象、蜜雪冰城这些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多
2021-07-28 11:08:29
-
-
白象食品出圈了!网友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国货企业大
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全国人民伸出援手,河南人自己也在积极自救。这两天,河南知名本土品牌白象方便面就着实火了一把,各种网络更多
2021-07-28 11:06:30
-
-
防汛救灾 共建家园 励普教育全力驰援周口
一场特大暴雨,给河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暴雨导致周口市西华、扶沟两县汛情紧急,大批群众转更多
2021-07-27 16:49:01
-
-
北京地铁大兴线缩短发车间隔后 首个工作日西红门
2分钟一趟车,站台乘客一趟清空,今天早高峰,地铁大兴线西红门站客流压力下降明显。今天是调休工作日,也是大兴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短更多
2021-05-08 13:46:19
-
-
京广线窦妪站至平南站间接触网挂异物已处理完毕
经铁路部门处置,受大风天气影响,京广线窦妪站至平南站间接触网挂异物已处理完毕,列车运行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此前报道:京广线窦妪站至平更多
2021-05-07 14:06:00
时尚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10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02-09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北方降雪发展气温起伏 江南等地湿冷持续
- 雄安新区2022年首批项目集中开工
- 北京: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
- 北京:将学生参加课外培训频次、费用等情况纳入督导内容
- 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 中国4将3人进决赛
- 3人晋级!中国4朵金花雪中起舞!最长的已坚持了4届冬奥会
- 中国式浪漫!冬奥健儿与中国诗词太搭了
- 冰丝带中5次破纪录,豹小花揭秘“最快的冰”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
-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诞生记!
- 国家卫健委:覆盖城乡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 冬奥会上,志愿者架起一座中外青年的友谊桥梁
- 三部门发文全面加强校外培训行政执法
- 抢抓工期进度 春节期间各地重点交通项目持续建设
- 三部门:全面加强校外培训行政执法
- 全国总工会启动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工作
- 教育部认定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教育部将出台《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
-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期间 新建改扩建1000个以上体育公园
- 西藏5G终端用户数突破百万
- 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打桩定标工作
- 地方债1月迎来小高潮 发行七千亿元同比增长逾九成
- 险企不得无理拒赔隔离险 保险公司应主动做好理赔服务
- 港股通或引入人民币计价 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意义重大
- 公募REITs受青睐 11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延续节前势头
- A股走势分化受累自营业务 多家券商去年业绩大降
- 深圳创业故事《奇迹·笨小孩》累计票房达7.85亿元 生动故事折射改革精神
- 夺冠“带飞”20余家代言品牌 谷爱凌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 春节猪肉价格迎低点 企业“问路”半成品加工盯上线上卖肉
- 近三成年轻人春节开销超过月收入 更愿意“社交消费”
- 云购团圆餐春节饰品等 外卖年夜饭销售火爆
- 春节楼市表现低迷 整体上看2022年春节楼市表现惨淡
- 北京市正在多举措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消费升级成效显著
- 新机遇来了:冬奥会成北京经济新增长点 形成正向效应
- 币圈动荡股价不稳 特斯拉麻烦缠身股价走势开始走低
- 交通运输部:春运共计发送旅客5.39亿人次 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42.8%
- 2021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25.1% 强劲需求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
- “文旅+”打造商业地产新模式 丰富消费者体验感和参与感
- 花钱刷好评 付费删差评......点评乱象需综合治理
- 今年的年货有哪些新特色? “网上送年礼线上买年味”成新年俗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 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
- 老龄群体数字化改造受关注 数字适老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改?
- 公积金贷款最后一个月为什么还那么多
- 提前还部分房贷的流程?可以异地申请吗
- 公积金贷款50万需要什么条件?公积金余额要多少才可以
- 二手车贷款利息多少?为什么买二手车不建议分期?
-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多少?为什么不建议公积金买二手房?
- 银行储蓄卡有年费吗?不同银行收费标准也会不同
- 车险第三年比第二年便宜多少 买车险怎么买最划算?
- 社保断交几年了再交可续保吗 带你了解清楚
- 男方生育保险要交多久才能报销?各地标准并不一样
- 社保卡初始密码是多少?网上怎么更改?
- Redmi K50/K50 Pro全曝光:背部三摄呈三角形布局 极具辨识度
- 一代机皇三星S21 Ultra即将谢幕 新旗舰Galaxy S22系列即将上市发售
- 苹果最便宜新iPhone就位 将配备A15芯片支持5G通信
- 2022年度“韶关市民保”保障已生效 保障期限为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
- 南雄市乌迳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携手镇政府开展新春慰问
- 此心安处是吾乡
- 在一起,年味就在身边
- 见义勇为男子找到了——他,就是钟晟阳!
- 抢抓工期跑出新春“加速度”——正威韶关新材料科技示范城项目现场见闻
- 陈少荣督导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
- 王瑞军到市发改局调研:以更大力度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
- 考研人数5年增加256万 上大学不考研成了异类?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
- 港澳社会各界点赞北京冬奥盛会——“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倍感欢欣自豪”
- 中国金花连续失误 蔡雪桐暂列第二
- 7块冬奥金牌,这座东北小城凭什么?
- 最高法出台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 法院错误处置执行财产可申请国家赔偿
- 去年我国研发投入约2.79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 创造奇迹的是1620度的从容与自信
- 谷爱凌惊天一跃,豹小花揭秘她滑过“最好的场地”
- 3亿人上冰雪!冰雪经济携手冬奥会如何破圈?
- 这支平均年龄22岁的队伍用青春守护祁连山麓一方绿
- “青蛙公主”逆转夺冠 谷爱凌:我要赢我自己
- 杨澜:与奥运同行30年
- 为啥人人都爱“冰墩墩”
- 冬奥会首席医疗专家麦克洛斯基:“我们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 宁忠岩:我不服气,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 金博洋回归 期待突破自我
- 美国运动员与中国志愿者的“双向奔赴”
- “青蛙公主”的跃起和拥抱 都是冬奥之光
- 首届“碳中和”奥运会创造历史
- 团圆就是无论走得多远都有人牵挂
- 滑过蓝色“冰面” 我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过年
- 乡村篮球场上飘荡着久违的“年味”
- 邓炳强:争取今年底前将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 商务部回应美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 香港进出口鲜活食品跨境货车流量逐步恢复正常
- RCEP实施首月 深圳进出口企业享受关税优惠约1242万元
- 经济观察: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的动力来自哪里?
- 冰冰滑滑且不化 我国科研人员首创“永不融化的冰雪”
- 这支平均年龄22岁的队伍用青春守护祁连山麓一方绿
- “青蛙公主”逆转夺冠 谷爱凌:我要赢我自己
- 杨澜:与奥运同行30年
- 为啥人人都爱“冰墩墩”
- 冬奥会首席医疗专家麦克洛斯基:“我们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 宁忠岩:我不服气,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 金博洋回归 期待突破自我
- 美国运动员与中国志愿者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