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世界观速讯

来源:央视网时间:2023-01-06 21:57:57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的飞天梦,更承载着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我们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邓清明: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放弃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的圆梦之路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圆梦故事。


(资料图)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空间站的建设,航天员系统是最核心的团队之一。这是航天员邓清明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为了这一刻,邓清明等了整整25年。1998年1月5号,他加入首批航天员队伍。中国首批航天员一共14人,到这次神舟十五号发射之前,他们中8人梦圆太空。56岁的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训练的首批现役航天员。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是航天员队伍的整体特质。在浮力水槽训练中模拟舱外行走,120公斤重的装备,他们在水下一待就是4个小时。离心机训练要承受8个G的过载,相当于身上压着八个人。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

航天员 杨利伟:坐转椅,有的当场就坐吐了。然后你一做这个训练,可能一周吃饭什么的都会很困难。

身体上的苦尚且可以承受。对于邓清明来说,最难受的是他一直在追寻梦想,但机会却每次都与之擦肩而过。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但结果宣布时,依然不是他。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千言万语,没法说出来。海鹏正好坐在我身边,我转过身站起来抱着海鹏说了一句话:海鹏,祝贺你。我含着眼泪的。

命运终将回馈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在56岁这年,航天员邓清明终于圆梦天宫。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在追梦和奋斗的路上,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但是绝对不能放弃,这是我作为职业航天员的一条原则。

不放弃,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信念。

李东: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2022年11月30日上午十一点,距离梦天实验舱发射还有四个多小时,这是空间站任务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以前每次发射前三小时左右,他都要去塔架再看看火箭的状态。但是这次他顾不上了。因为发射前一个监测的数据出现异常,一场紧急会商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最终,发射场采取的措施果断有力,火箭团队只是虚惊了一场。

午饭的间歇,李东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我们这工作,总是担惊受怕的。”

“担惊受怕”,是记者在火箭发射前经常能切身体会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李东和长征五号团队的担惊受怕,持续了908天。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的第二发火箭在升空346秒后发生故障,坠落大海,发射失利。

长五团队随即启动了归零工作。“归零”,意味着从源头查找故障原因。经过分析,故障出在发动机上。长五团队找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发动机专家,一共排查了54个故障模式。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李东:不断有进展,不断又被否定,过程中非常痛苦。那段时间,我们形容就好像在黑夜里摸索一样,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亮,黎明在什么地方。

经过一百多天的试验验证,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失利的原因终于找到了。长五团队决定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方案既定,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启动了。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 王珏:靠简单的动员、物资的刺激,这个是有限的。这些工作如果是为了自己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想到你这些工作,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业对于国家特别的重要。是支撑我们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特别能攻关,是长征五号团队最鲜明的底色。908天,这支团队重新研制了8台发动机,试车时间13900秒,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原本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终于彻底解决了发动机的故障难题。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两年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相继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火箭完美地把空间站的三个大型舱段先后送入太空。

王翔:地面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越稳

当问起空间站十年研制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提到了在天津航天城的一次测试。那是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的第一次五舱联试。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对我们整个队伍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跟执行天上的任务没什么两样,甚至说比执行天上的任务难度还大,因为天上的任务它不会这么密集地把所有的这些测试项目摆到一起,我们所有的正常的过程其实在两年的周期里安排的,但是我们要在三个月这个时间里全给它干下来。

特别能战斗,是空间站各参试单位的精神气质。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作任务,打赢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攻坚之战。

王翔说,地面做的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性能也越稳定。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我们的机械臂,我们的电源,我们的再生生保,我们的推进剂补加,在我们整个空间站集成的这套体系之下,他们的效率、他们的效果都优于国际空间站。

从1992到2022,回首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30年时光,这是正在圆梦的一代人的荣光,更是几代航天人的共同梦想。

标签: 长征五号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世界观速讯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世界观速讯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的飞天梦,更承载着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更多

2023-01-06 21:57:57
当前热门:直击2022医保谈判现场:多款创新药“开谈” 新冠口服药受关注

当前热门:直击2022医保谈判现场:多款创新药“开

今天,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进入第二天。其中,备受关注的产品有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上百万元一针的CAR-T类抗癌药、PD-1 PD-L1更多

2023-01-06 22:02:58
今热点:高寒铁路上的“守护人”

今热点:高寒铁路上的“守护人”

水流加大了除冰作业的难度,为了尽快排险,大伙轮换作业挖起排水沟,记者也加入其中。更多

2023-01-06 21:05:43
当前资讯!2023春运天气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警惕雨雪袭扰

当前资讯!2023春运天气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警惕雨

2023年春运将于明日(1月7日)正式开启,2月15日结束,共40天,预计客流总量约为20 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 5%,将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 3更多

2023-01-06 21:01:01
汉魏洛阳城首次发现大型魏晋时期地下水道遗迹

汉魏洛阳城首次发现大型魏晋时期地下水道遗迹

为期两日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6日持续在郑州举行,记者从交流会上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河南洛阳的汉魏洛阳城宫城千秋门遗址首次发更多

2023-01-06 20:56:39
“新工体”来了

“新工体”来了

记者6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历时两年多,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足球场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新工体”成为全国首批、北京首座国际更多

2023-01-06 21:12:39
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印发_全球新资讯

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印发_全球新资讯

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多

2023-01-06 20:01:49
环球速讯:俯卧位通气+三个密切关注:老年感染者恢复有这些“窍门”

环球速讯:俯卧位通气+三个密切关注:老年感染者

临近春节,各地人口流动性逐渐增加。一名患者正在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更多

2023-01-06 20:12:05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个楼盘发放18张预售证 仅有3个项目为纯新盘
    今年9月,太原市房产管理局给省城12个楼盘正式发放了18张预售证。...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动产登记988.72万件
    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举行的全市...
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 多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近期以来,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其中包括长春、遵义多...
宁波:关于“带押过户”新模式的7个典型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日前,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试点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 苏州拟对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购当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苏州市政府部...
市场降温豪宅不冷 媒体:北上广深掀起“豪宅热”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豪宅板块比较稳定。争取成交,忙完这一次,...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