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文物最大规模集中在京今首展_世界聚看点

来源:新民晚报时间:2023-01-14 12:02:54

【新民晚报·新民网】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今天开始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


(资料图)

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也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促进了行业之间、馆际之间的高质量互动,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一同开启中国学术发现之旅,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图说:殷墟甲骨展厅 (国图供图)

殷墟甲骨文化根脉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甲骨文发现120余年来,甲骨学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成为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收藏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其中有字甲骨34783 片。

“殷墟甲骨”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通过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相关研究成果集锦等,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突出甲骨文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揭示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价值。“重现的文明”以清末甲骨文被发现为起点,通过对甲骨文出土地的确定,以及殷墟多次考古发掘的成果,拉开了甲骨文研究的序幕;“神秘的文字”详细讲述了甲骨的契刻载体、整治过程、书写契刻方式及工具,图文并茂地列举了象形、指事、会意等甲骨文的构造法则;“神奇的王国”讲述了商代占卜时的人物,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甲骨占卜的程序、甲骨卜辞的完整结构,揭开甲骨占卜的神秘面纱,透过甲骨文鲜活的记录,为大家展现殷商王朝时期祭天祀神、天文历法、农耕农牧、田猎活动、寻医问疾等社会生活风貌;“探索的旅程”总结了一百多年来历代学者孜孜不倦探索研究甲骨文的历程,盘点了学者们对甲骨的持续发掘、考证,列举了“甲骨四堂”等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收藏历史。

图说:甲骨6006经著名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确定了商王世系,不仅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相关记载基本正确,还对《史记·殷本纪》所记载商王顺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问。(国图供图)

居延汉简 历史见证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简文内容最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居延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发现一万余枚汉简,为第一批居延汉简。1972年至1986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对居延地区汉代遗迹再次进行调查发掘,出土汉简两万余枚,为第二批居延汉简,该批汉简今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图说:“居延汉简”展厅 (新民晚报记者杜雨敖摄)

“居延汉简”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包含“有册有典”“流沙坠简”“居延汉塞”“大漠孤烟”“手不释卷”五单元。“有册有典”“流沙坠简”两单元溯源了简牍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居延汉简的三批重要发现;“居延汉塞”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戍边吏卒的重要职责,真实还原汉代边塞屯戍的军队面貌,其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通报敌情的“候望”、巡视天田痕迹的“日迹”制度、功过奖惩制度,以及武器装备情况、武器管理制度等内容,不仅能够让观众了解到戍边将士繁重艰辛的工作任务,还能够深刻感受到面对敌军犯塞侵扰,居延吏卒奋起反击、果敢杀敌的勇武表现;“大漠孤烟”“手不释卷”则从衣、食、住等后勤保障中展现戍边吏卒的日常生活,以及戍边吏卒在工作之余的学习情况,让我们得以窥见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细节点滴。

敦煌遗书 中古传奇

“敦煌遗书”指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世纪至11世纪多种文字的写本和少量印本、拓本文献,总数6万余号,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达16579号,写卷长度为世界各大藏家之首。

图说:“敦煌遗书”展厅。(新民晚报记者杜雨敖摄)

“敦煌遗书”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展厅,由“世界的敦煌”及“敦煌的世界”两部分组成。展览第一部分通过大事记、国内外收藏敦煌遗书简表、书影墙等多种形式,讲述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流散经历,回顾敦煌遗书在全世界的保护、整理与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则重点展现敦煌遗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吐蕃统治时期、归义军时期的内容,简要介绍了敦煌遗书在佛教、道教、摩尼教,以及所涉及到的四部典籍、社会文书、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表现。此外,本次展览特别整理了敦煌遗书的装帧形式,中国纸质古籍的大部分装帧形式都能在敦煌遗书中找到样本或雏形,观众可以在这里大饱眼福,一览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缝缀装等不同装帧形式。

图说:1909年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呈送清学部的样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它完整保存了卷轴装书籍的形态。(国图供图)

明清档案 国家记忆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藏明清档案1067 万余件,其中明代档案3800 多件册,时间起自明洪武四年(1371)至崇祯十七年(1644)。馆藏绝大多数为清代档案,时间自天命前九年(1607)至宣统三年(1911),另有溥仪退位后未出宫前及其在天津、东北时的档案。

“明清档案”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分为“秘档寻踪”“珍档集萃”两部分内容。

图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金匣。(新民晚报记者杜雨敖摄)

“秘档寻踪”主要介绍明清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阁大库档案,通过讲述“八千麻袋”事件与《内阁大库档案流转示意图》,展现内阁大库档案艰辛辗转的流散与重聚过程,以及近代学界翘楚、文化名流对其的重视与研究。展览特别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沿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列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全宗目录》等资料,通过表格、图片与档案展品,生动直观地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不同时期对于明清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珍档集萃” 从政令文书、古代舆图、宫廷生活、史册典籍四个专题出发,精选不同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体现出档案作为特殊的施政手段,以及沟通君臣、官民的重要方式,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出明清档案在内容、形制诸方面的气象万千、蔚为大观。展览还通过大幅墙面投影的形式展示巨大尺幅的舆图、金榜,营造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庄重沉稳、富丽恢弘的大国风范与皇家气象。(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杜雨敖)

标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文物最大规模集中在京今首展_世界聚看点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文物最大规模集中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更多

2023-01-14 12:02:54
定格2022中国正能量 “五个一百”与你我的奋斗同行

定格2022中国正能量 “五个一百”与你我的奋斗同行

用镜头定格极不平凡的2022,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冰雪健儿拼尽全力为国争光;更多

2023-01-14 10:56:06
大数据分析赋能医药产业,80%以上的搜索是关于新冠诊治

大数据分析赋能医药产业,80%以上的搜索是关于新

后疫情时代,各地防控政策逐步调整,互联网健康平台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承接越来越多患者的服务需求。更多

2023-01-14 10:50:02
寒潮+大风!上海目前“双蓝”预警高挂

寒潮+大风!上海目前“双蓝”预警高挂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3年01月14日10时0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陆地最大阵风7级,沿江沿海地区8-9级的更多

2023-01-14 10:38:59
没有证据表明XBB变异株致病力增加

没有证据表明XBB变异株致病力增加

XBB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如何?更多

2023-01-14 10:02:09
当前快看:持续做好重点机构和场所疫情防控

当前快看:持续做好重点机构和场所疫情防控

当前,春节假期临近,各地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是防控关键所在,将防疫措施抓细落实,全面提升防控救治能力,是当前防疫工作重中之更多

2023-01-14 10:02:27
节令之美·小年丨迎小年:糖瓜祭灶神,归家盼团圆

节令之美·小年丨迎小年:糖瓜祭灶神,归家盼团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1月14日,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民俗专家表示,小年是进入岁末最后阶段更多

2023-01-14 10:08:34
全球快看点丨热点 | 为什么会“复阳”?“复阳”后是否需要就医?吴尊友解读

全球快看点丨热点 | 为什么会“复阳”?“复阳

1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称,“复阳”的人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当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出现核酸阴性,停止使更多

2023-01-14 10:03:35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个楼盘发放18张预售证 仅有3个项目为纯新盘
    今年9月,太原市房产管理局给省城12个楼盘正式发放了18张预售证。...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动产登记988.72万件
    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举行的全市...
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 多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近期以来,各地继续密集发布楼市宽松政策,其中包括长春、遵义多...
宁波:关于“带押过户”新模式的7个典型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日前,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试点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 苏州拟对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购当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苏州市政府部...
市场降温豪宅不冷 媒体:北上广深掀起“豪宅热”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豪宅板块比较稳定。争取成交,忙完这一次,...
    最新见闻